「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入厂经济账曝光?智元合伙人姚卯青:成本优化后服役两年可打平人力
“现在(人形机器人)的生命周期,我们大概会按照三年这个指标去设计。”10月16日,智元机器人合伙人、高级副总裁、具身业务部总裁姚卯青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未来,在规模化量产促进成本优化后,姚卯青估算,如果部署一个服役两年、替代两班甚至三班工人的人形机器人,其
“现在(人形机器人)的生命周期,我们大概会按照三年这个指标去设计。”10月16日,智元机器人合伙人、高级副总裁、具身业务部总裁姚卯青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未来,在规模化量产促进成本优化后,姚卯青估算,如果部署一个服役两年、替代两班甚至三班工人的人形机器人,其
10月11日,北方稀土宣布2025年第四季度稀土精矿交易价格,调整为26205元/吨,环比提升约37%。
近日,机器人市场风起云涌,大咖机器人X7系列以低至6.98万元的早鸟价震撼发布,宣告价格较同类产品骤降80%;宇树科技创始人更豪言其售价3.99万元起的R1机器人将成为明年全球销冠。
381倍!不是科幻片里的夸张字幕,而是真实摆在三季报里的冷冰冰数字。九家做机器人零部件的小厂,一口气把利润拉到天花板都看不见,连见惯风浪的券商小伙伴都“哇”了一声。
近日,机器人市场风起云涌,大咖机器人X7系列以低至6.98万元的早鸟价震撼发布,宣告价格较同类产品骤降80%;宇树科技创始人更豪言其售价3.99万元起的R1机器人将成为明年全球销冠。
然而,在过去一年里,具身智能产业发展速度,已经远远超出了各大市场调研机构的预期,从国内智元、宇树、优必选等明星机器人团队官方公布的销售情况来看,国内人形机器人销量已经突破万台。
这项由亚马逊前沿AI与机器人研究团队(Amazon FAR)的Lars Ankile、Zhenyu Jiang、Rocky Duan等研究人员完成的突破性工作,发表于2025年9月的arXiv预印本平台,论文编号为arXiv:2509.19301v2。该研究还
下周A股市场将迎来多个重磅事件,涉及机器人、VR/XR、固态电池、低空经济等八大主线方向。这些事件不仅是行业发展的重要节点,也可能成为资本市场的催化剂。下面我们来逐一拆解这些事件背后的逻辑与潜在机会。
当10月中旬的市场进入多空博弈关键期,三则核心消息在一夜之间搅动全局:1800亿市值巨头三花智控深夜澄清订单传言击碎"小作文"泡沫,六部门联合发文释放金融支持消费重磅信号,海外市场则延续强势逼空态势。三重变量交织下,A股市场既面临短期情绪扰动,又迎来政策托底与
2025年6月,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管局的一则处罚通报,将“AI虚假广告”的灰色地带彻底曝光——某公司利用AI技术冒用央视知名主持人的名义和形象进行虚假带货,最终被依法查处。这是北京首例AI虚假广告案,不仅给妄图借技术“钻空子”的商家敲响警钟,更让“AI营销的法
近日,苏州钧舵机器人有限公司(下文简称“钧舵机器人”)宣布完成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新晋投资方与老股东共同加持,资金将用于持续加大新产品研发投入、行业场景拓展及全球化市场布局。
2016年,《新型电驱式四足机器人研制与测试》,几条极简设计规则、一次反主流押注,把四足机器人的驱动体系从液压轨道引向电机赛道。
10月15日,被誉为“天下第一展”的第138届广交会在广州正式启幕。作为全球贸易与前沿技术交流的核心平台,本届广交会成为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落地的“秀场”。其中,“协作机器人第一股”越疆科技,以一系列具身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吸引了众多目光,向世界展示中国智造如何重
现在人形机器人行业正热得发烫,宇树科技和智元机器人这两家头部公司,都在往上市的路上猛冲,就为了抢“人形机器人第一股”这个名头。
工信部一纸公告,把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的玻璃罩里拽了出来,塞进海关编码、职教课表和海外酒店的前台排班表。
从这句话开始,整个项目的走向就很清楚:不是搞个秀场玩具,也不是科研室里摆着看的样机,而是要真刀真枪进家庭,做饭、叠衣服、擦桌子这类实打实的活儿。回头看他们的节奏,很像一条直线被分成几段,每一段都有目标、有时间点。公司2022年5月成立后,一年内把初代机打出来;
人形机器人 heli figure03 figure03震撼 2025-10-16 16:57 2
优必选宣布,10月15日,优必选与A股某知名上市汽车科技公司正式签署人形机器人采购合同。该公司将向优必选采购总金额超3200万的以最新款Walker S2为主的人形机器人产品及解决方案,涵盖工厂制造应用并配套嵌入式数采工厂产品服务。该订单计划于2025年内完成
10月15日,跨国机器人产业对接活动暨杭州市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在杭州召开,吸引跨国公司、德国企业代表、机器人产业链企业及相关机构代表近600人参会。
10月16日A股上演绝地反击,沪指重返3900点关口,创业板暴力反弹超2%。但看似热闹的行情背后,暗藏两大隐忧:两市成交额骤降至2.07万亿(较前日缩量5034亿),深成指失守30日均线。这就像一场精心设计的“围城”:主力资金在3900点关口反复试探,散户跟风
据统计局,中国9月CPI同比-0.3%,前值-0.4%;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0%,涨幅连续第5个月扩大;9月PPI同比-2.3%,前值-2.9%。